豐大種業
2015年8月,安徽豐大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豐大種業)正式成立,注冊資本金1億元,內設水稻和玉米小麥兩個種子專業公司,在豐大集團的發源地——合肥雙鳳經濟開發區,建有占地100畝的豐大種業綜合產業園,包含現代化辦公樓、種子標準化檢驗室、分子實驗室、一流倉儲、一流加工等設施。公司在西南成都種業園區注冊6000萬元,獨資成立四川豐大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甘肅投資6000萬元,成立了甘肅豐大種業有限公司,建立了穩定的玉米生產基地。高標準建設的安徽豐大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生產、加工、銷售平臺初具規模。
豐大種業將緊密圍繞水稻、玉米、小麥三大主營業務,通過創新、整合、協作、管理四種途徑,努力打造以豐大種業為核心平臺的國家級種業供應鏈。公司將依托豐大集團的強大資源及管理優勢,按照豐大集團農業板塊戰略布局做強、做大種子業務,發展成為"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種業企業,推動中國種子產業升級,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安全發揮國家隊和主力軍的作用。
研發工作是豐大種業戰略規劃中產業鏈的重要延伸和發展方向。公司把科研開發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發展戰略,把研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品種作為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并不斷創新,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自主研發與橫向聯合有機結合,多層次、多渠道、多模式的科研開發體系。在常規育種、分子育種、轉基因育種領域形成了一支專家帶頭,知識結構合理的專業研發隊伍和自主研發體系。
目前,豐大種業水稻公司已擁有國審水稻品種5個,省審水稻品種5個,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的品種和親本10個,獲得專利2項。2019即將國審水稻品種大兩優香絲、大兩優916、兩優198、深優9528,2019即將省審品種富兩優香絲,深兩優870;2019年晉級或新申請參加省級和國家級區域試驗的新組合54個。玉米小麥公司的農單476、龍單80、中龍玉6號、陜科10號、安農591、魯單5103等7個獨家經營玉米優良品種;獨家經營小麥優良品種徽研22已在全國市場布局。豐大種業科研實行“多條腿”走路,多方聚合資源,合作形式靈活多樣,現擁有各類水稻育種材料約2萬份、各類玉米育種材料4萬多份。
在戰略合作領域,積極與國內多家科研單位合作共贏。當前已與30多個科研機構大學高校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合作的單位包括中國水稻所、安徽省農科院、安徽農業大學、四川省農科院、內江雜交水稻科技開發中心、四川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山東農科院、黑龍江農科院、張掖農科院、河北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浙江大學等。
在科研開發方面,豐大種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逐步構建商業化育種科研模式,科研育種站和篩選試驗點遍布全國主要農業區,為公司業務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和品種支撐。
水稻公司先后在四川邛崍市成都種業園區流轉了130畝建設公司長江上游的水稻育種中心,在安徽舒城縣城關鎮流轉了218畝建設了公司的長江中下游水稻育種中心。同時豐大種業水稻公司在長江中下游牽頭成立了豐澤麥茬稻科企聯合體;參加了由中國水稻所牽頭的國家級國稻科企聯合體;在長江上游參加了由內江雜交水稻科技開發中心牽頭的國家級科企聯合體;在安徽省,由豐大種業牽頭成立了省級水稻聯合體。
玉米小麥公司先后建成章丘、宿州、張掖、邛崍、哈爾濱、三亞六個育種試驗站,覆蓋黃淮海、西北、西南、東華北、海南等玉米區的商業化育種平臺基本構建完成。豐大種業玉米公司的測試網絡已經涵蓋東北早熟區黑龍江東西部區域25個試驗點,涵蓋東華北春播區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35個試驗點,黃淮海8個省份布局50個試驗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