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8-24 13:42 |
瀏覽次數:0次 |
審定編號:浙審稻2018010(湖北、安徽引種)
優質/高產/抗病/抗倒
該品種為單季兩系雜交秈稻,植株較矮,分蘗力較強,葉片卷挺,葉色深綠,谷粒細長。浙江省兩年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36.6天,比對照兩優培九短0.6天。畝有效穗14.6萬,株高122.6厘米,每穗總粒數182.9粒,結實率89.5%,千粒重27.9克。米質主要指標:平均整精米率55.2%,長寬比3.1,堊白粒率15%,堊白度1.4%,透明度2級,膠稠度80mm,直鏈淀粉含量15.7%,米質綜合指標達部頒二等。
引種試驗:安徽省全生育期139天,比對照 優838遲熟2天,株高121.9厘米,每畝有效穗19.7萬,每穗總粒數177.8粒,結實率88.1%。湖北省全生育期138天,比對照豐兩優4號遲熟4天。兩省米質綜合指標均為部頒二等。
稻瘟病綜合指數為3.5,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為中抗;白葉枯最高7級,為感;褐飛虱最高9級,為感。
2018年安徽省引種試驗,平均畝產648.6公斤,比對照增產7.84%;2018年湖北省引種試驗,平均畝產663.4公斤,比對照增產9.88%;2017年浙江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25.9公斤,比對照增產5.1%。
適宜在浙江省單季雜交秈稻區域、安徽省淮河以南中秈區、湖北省鄂西南以外的稻瘟病輕發區作中稻種植。